同为零售银行,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差

2023/7/10 来源:不详

同为“零售”银行,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差距在哪里?

文/金立成

近年来,在整个A股银行生态里,银行上市公司不断扩容,目前已有42家上市银行了。整体而言,大多数银行经营的同质化非常严重,营业收入中净利息收入比重过高,只有以零售为业务特色的银行才体现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经营。

主要原因在于,以零售业务为经营特色的银行,其负债端有成本优势,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较高,经营相对更稳健、弱化了业绩波动的周期性,在二级市场上往往能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

在所有的上市银行中,把零售银行作为核心发展战略的银行主要代表的股份制银行有两家:分别是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同为零售银行,平安银行与招商银行的差距在哪里呢?下面主要以年一季报为参考,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从非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来看:

在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为.26亿元,占一季度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0.79%;平安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为..87%。

很明显,无论是从非利息收入的绝对数额还是从非利息收入占比来看,招商银行明显要优于平安银行,平安银行仍然有较大的追赶空间和改善空间。

(2)从负债端成本来看:

在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计息负债”的平均成本率为1.58%,其中客户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1.46%;平安银行的“计息负债”的平均成本率为2.18%,其中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为2.05%。

很明显,从成本端来看,招商银行的负债成本更低,更有优势,对客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平安银行相对而言,还存在“高息揽储”的嫌疑。随着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不断下行,LPR也有不断下行趋势,银行的净利差会进一步收窄,具有成本优势的零售银行会脱颖而出。

(3)从资产端收益来看:

在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3.97%,其中贷款的平均收益率为4.68%;平安银行的“生息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4.94%6.10%。

很明显,从资产端来看,平安银行更具有优势,其对下游贷款客户的议价能力更强,贷款利率更高,不过,这是否从侧面说明了下游贷款客户的质量要稍微逊色一筹呢?毕竟,越是优质客户,享受的贷款利率就越低。

由于平安银行在资产端收益更高,因此,其净利差也要高一些。平安银行的净利差为2.76%,明显高于招商银行的净利差2.39%。一般来说,资产端有优势的银行,在加息周期往往会更有优势。

(4)从贷款不良率角度来看:

在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为0.94%,较上年末上升了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4%。平安银行的贷款不良率为1.02%,环比齐平,拨备覆盖率为.10%。

整体而言,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贷款不良率差不多,招商银行略占有优势。不过从会计的角度来看,招商银行经营更保守,拨备覆盖率水平更高。

(5)从资本充足率角度来看:

在年一季度,招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24%,一级资本充足率14.55%,资本充足率17.03%;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44%,一级资本充足率10.35%,资本充足率13.09%。

很明显,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完胜平安银行,其经营风险相对更低。

(6)从股东投资回报角度来看:

截至年年末,招商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6.96%,总资产收益率ROA为1.36%。而平安银行的ROE为10.85%,ROA为0.74%。

显然,招商银行的股东投资回报率更高,而且运用资本的效率也更高。在这里,估计有些读者对ROA这个指标不太熟悉,其实,评估银行的赚钱能力,用ROA会更适合,这是因为银行是高财务杠杆行业,负债率非常高,ROA才能反映出银行运用负债赚钱的效率。

在笔者眼里,ROA低于1%的银行,都属于比较普通的银行;ROA高于1%,才是优秀银行的门槛指标。国内大多数上市银行的ROA都是小于1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花时间去测算一下。

综上分析,同为零售银行,除了在资产端稍微逊色外,招商银行其他各项财务指标都超过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自然是当之无愧的“零售之王”。平安银行虽为后起之秀,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走零售战略这步棋肯定是值得投资者肯定的,长期下来,只要耐心耕耘,肯定会超越大多数普通同质化经营的银行。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招商银行在二级市场的估值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在9家股份制银行中排名第一,其PB基本上都是1以上的水平,多年来很少有跌破净资产的情况发生;而平安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其估值水平长期基本处在第二名的位置,紧跟招商银行。

当前平安银行的PB为0.74倍;在42家上市银行中,平安银行的PB估值排名第11位,整体估值排名靠前,招商银行的PB估值排名第2位,仅次于PB排名第一的宁波银行。

在整个中国平安集团体系的所有资产里,笔者最看好的资产就是平安银行,若没有平安银行这项相对优质资产作为支撑,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恐怕还要进一步下滑。

市场的定价究竟是不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相对而言,市场对不同银行的估值还是比较合理的,零售银行对其他同类型的银行有估值溢价是符合逻辑的,这也是市场有效性的体现。投资者若只是单纯从财务指标定量的角度去做投资决策,无疑是不够客观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2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