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自掏腰包买股票越买越跌,越跌越买

2023/2/11 来源:不详

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m/

近一年来,已有19家银行董监高出手买入自家股票,向市场传递信心。但即使银行高管自掏腰包,也难以托住不断下滑的股价。银行高管频繁出手“稳价”的背后,是整个银行业一直备受困扰的“破净”和股价低迷的困局。银行股还有没有未来?

又一家银行的高管出手,想拉住自家银行不断下滑的股价。

6月17日,北京银行发布的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于6月15日至17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合计买入.19万股。据统计,这是近年来该行董监高首次增持自家个股,合计增持金额超过万元。

此前的6月15日,苏州银行高管也出手稳定股价,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增持股份金额不低于.91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19家银行董监高(董事、监事、高管)出手买入自家股票,向市场传递信心。除了董监高,银行的重要股东也伸出援手。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6月19日,年内至少有13家上市银行重要股东出手增持自家银行股份,涉及股份数量合计逾1.51亿股。

在银行高管不断增持自家股票的背后,是今年以来银行持续低迷的股价和市净率。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年至年,银行板块市净率估值已由年初的2.9倍降至0.58倍左右。也就是说,现在银行每1元钱的净资产,在股市上只能给出五毛八的价格,堪称“白菜价”。

但这种依靠管理层增持股票以稳定市场信心的美好愿望,并不容易实现,甚至很多高管及家属在自掏腰包增持后,股价没有被拉升,自己反而亏得一塌糊涂。

今年初,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增持公司A股股份28.41万股,价格3.52元/股,增持金额万元;2月份,兴业银行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买入兴业银行股票.2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0.36元至23.08元。

但截至6月21日收盘,浙商银行报价3.36元/股,兴业银行报价19.38元/股。面对上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亏损,银行的董监高们似乎陷入了“越买越亏,越亏越买”的怪圈。

图/视觉中国

多家银行推出稳定股价方案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剧烈波动,银行板块整体表现低迷,估值持续走低,不光是城商行,股份制银行高管也连连增持自家股票稳定股价,银行股启动股价稳定方案越发普遍。在业内人士看来,高管自掏腰包加仓护盘,已是行业的“家常便饭”。

2月7日,春节过后的首个工作日,渝农商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三家银行同日发布关于稳定股价的公告。此后,瑞丰银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等在内的多家银行也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各大银行高管纷纷出手增持自家股票。

对于增持的原因,据北京银行相关人士介绍,主要是董监高一致认为目前北京银行估值明显偏低。而抱着同样想法的银行不在少数。

《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本次北京银行共有13位董监高买入该行股票,其中,监事高金波买入股份最多,达万股。此前,苏州银行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其增持主体分别为:董事长王兰凤,执行董事、行长赵琨,执行董事、副行长王强,执行董事、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张小玉,董事张姝,副行长张水男,副行长魏纯,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伟,行长助理任巨光,风险总监后斌,财务总监陈洁。截至公告日,上述11位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该行股份约.99万股,累计持股比例为0.%。

据悉,苏州银行已于6月1日披露了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的提示性公告。自年4月30日至6月1日,该行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8.65元,达到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

为稳定股价,该行要求增持货币资金不少于该等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上一年度自该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增持股份金额合计不低于.91万元。本次增持计划不设价格区间,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据《财经天下》周刊统计,19家董监高出手买自家股票的银行中,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常熟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张家港行、平安银行的董监高买入规模居于前列,增持金额均超过万元。

行长出手,股价仍在低位

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波动加剧,越来越多的银行出手稳定股价。

公告显示,今年以来就先后有苏州银行、瑞丰银行、齐鲁银行、重庆银行、浙商银行及厦门银行相继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纷纷采取董监高出手增持自家股票的稳定股价措施。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虽然都是稳定股价方案,但各家银行管理层出手的“阔绰”程度却不相同。

从增持主体来看,浙商银行、苏州银行、瑞丰银行、渝农商行4家银行的增持主体仅包括公司部分董事及高管成员;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及重庆银行3家,除董监高成员以外,还包括公司部分股东也参与增持。

从董监高与股东合计增持的金额来看,上述7家银行计划增持金额合计超过1.26亿元。其中以齐鲁银行为最,公告显示,该行此次稳定股价的增持主体包括持股5%以上股东5名以及董监高人员8名,增持金额不低于.65万元。

而瑞丰银行的增持主体则为13名董事、高管,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98万元。瑞丰银行在公告中表示,在本行领取薪酬的时任董事(独立董事除外)、高级管理人员购买所增持股票的总金额不低于其上一年度于本行取得的税后薪酬总额的15%,但持股比例或数量应符合有关监管部门的规定。

从价格来看,厦门银行、浙商银行、苏州银行及渝农商行4家未设定增持计划价格区间,齐鲁银行、重庆银行、瑞丰银行3家增持计划价格区间均为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无论哪家更“大方”,高管增持背后,实则透露出管理层对银行跌破净资产的隐忧。今年以来,A股市场中银行股“破净”已成常态,年内多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都在业绩发布会中提及了当前银行板块的低估值。

5月31日,招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年至年,银行板块市净率估值由年初的2.9倍降至0.58倍左右。浙商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上市银行整体估值屡创新低,行业估值中枢下移至0.5-0.6倍的市净率。

“说明现在的市场不看好银行股,担心银行资产状况。”在行业人士看来,外部投资者对银行业信心不足,而内部管理层又坚信自家银行“被低估”,管理层通过自掏腰包增持股票,向市场传递信心。

银行股在市场上的表现也确实让管理层伤透了心。以股份制银行的“领头羊”招商银行为例,年内该行股价迎来大幅下跌,5月份股价一度跌至35.26元/股,较一年前57.67元的高点缩水近4成。

市场似乎对于银行采取的稳定股价措施并不买账。以苏州银行为例,6月15日发布公告当日,该行股价实现2.12%的涨幅,但在当日普遍大涨的银行板块中,涨幅并不突出。

5月26日,招商银行新任行长王良在二级市场花费76.66万元增持招商银行A股2万股,但对股价仍没有明显的拉升效果。

银行股何时走出“低估值”?

银行股的低迷一直困扰着银行的管理层。数据显示,银行板指自今年4月7日回升至.39点后,又迅速下跌,5月份整体降至点上下,跌幅超过10%。截至6月21日收盘,银行板指报收.36点。

由于不少银行都是在A股和H股两地交易所上市,相比A股的低迷,H股的估值更低。以在沪港两地上市的重庆银行为例,该行自年2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以来,股价从上市首日的15.60元跌至今年6月21日的7.99元,而当日港股收盘4.63港元。以该股每股净资产12.56元计算,A股相当于打了6.4折,而港股相当于打了3折。

(图/视觉中国)

有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从已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银行估值已被严重低估,但未来不排除还有下跌空间。招商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未来十年银行板块PB估值中枢可能降至0.5倍左右。

尽管招商证券随后预测,今年下半年,随着疫情好转,银行板块PB估值将引来修复,有望小幅回升,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想要走出“低估值陷阱”还需不少时日。

在雪球平台上,有投资者坦言,银行的报表不容易看懂,还容易藏“雷”。在一位券商的银行分析师看来,银行股长期相对的低估值,是由它的成长性决定的。“你看近几年基本上四大行报表增速都是个位数,我们说它估值高或者低,跟这个增速相比,实际上是合理的,并没有说偏低。”

而且在他看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银行股相对于科技、医药等成长中的股票,估值都比较低。该分析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银行股一般能预计出它的市值增长和波动范围,属于传统保守型的资产,可以持有拿来派息,所以估值自然不会很高,“而且往往因为它的盘面很大,这时候一个想炒概念的人,要把估值拉上去是不太现实的。”

谈及银行高管增持对股价的拉动作用,上述分析师认为,虽然增持动作背后传递出的是市场信心的不足,但也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读,那就是银行股已经处于低位了。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表示,银行整体股价处于底部,市盈率低,分红税率较高,具备了一定的投资机会。

东方证券表示,6月以来,疫情的影响逐步消退,从最新的统计局数据和景气度指标来看,经济动能逐步从4月的低点恢复,未来看好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继续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上述分析师坦言,最终恢复整体资金的信心,可能还要取决于通胀的情况、各种政策和疫情控制等对整个资金面的影响。

“政府目前已经推出了多项稳经济政策,在金融层面的持续发力,对恢复市场信心将有一定积极作用。这么看来,无论是增持自家股票的银行高管,还是坚守银行股的股东,实际上都认可了银行的投资价值,同时也表明了对银行股未来的看好。”上述分析师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撰文/史思同

编辑/田晏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3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