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财经翻车被125家期货封杀
2025/1/1 来源:不详文:刘青青石丹
ID:BMR
在文华财经发公告自曝1月20日前无法按期完成整改的当天,1月15日,大商所、上期所和郑商所等交易所延长穿透式监管合规整改期限,为文华财经带来喘息机会,也令期货圈“集体拉黑”文华财经一事进入“场间休息”阶段。
文华财经能否顺利完成整改,也成为了此次“期货集体封杀”事件的关键转折点。
《商学院》记者梳理发现,截止1月21日,已经有家期货公司宣布与文华财经“分手”。其中,共计99家期货公司还在“分手宣言”中推荐其自建APP以及易博大师、快期、极星、易盛极星、咏春等符合监管的应用软件。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尽管同时遭遇了各期货公司“集体分手”、期货公司自建APP“抢生意”、竞品追击,以及来自监管的压力,但是文华财经长期拥有垄断性地位,期货公司自建APP的意愿、技术水平和经验,都不如文华财经。
“如果能越过监管这道坎,文华财经的地位将更加不可动摇。”王超总结道。
《商学院》记者致电文华财经得知,在3月1日之前文华财经软件都能正常使用,目前文华财经正在和各期货公司接洽,后续结果请以各期货公司的公告为准。此外,《商学院》记者就何时能完成整改等问题向文华财经发送采访函,截止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集体“翻脸”,“小期货公司论”引众怒
各期货公司与文华财经“翻脸”的导火索,是年11月下发的《关于落实穿透式监管相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客户通过交易终端软件下达的交易指令,期货公司应确保客户下达的交易指令直达其信息系统。
作为交易软件服务提供商,文华财经势必要作出整改。年12月,文华财经就系统改造问题向多家期货公司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
一是期货公司自建文华云交易中台系统,期货公司需要投资约万;二是文华财经建设运维托管云方案,期货公司每年需缴纳18至36万使用费;三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修改,期货公司自备机房、服务器和带宽资源,期货公司需要一次性投资万,每年还需要支付软件维护及线路费用约85万。
就此,文华财经将规定的改造成本转嫁给期货公司的意图显露无疑,引发众怒。
1月3日,广州期货率先“退群”,公告称“文华财经存在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及可能停用的风险”,且公司不久后或将停用文华财经。美尔雅期货、西部期货相继跟进。
接着,文华财经在1月6日公告称,近期市场上流传的“文华财经交易软件存在不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及可能停用”是谣言。
文华财经在公告中还表示,“穿透式监管的技术需要经济投入,有的小期货公司不想投入,拒绝升级。因此,届时仅仅是个别不想升级的小期货公司的客户会受到影响。”
“小期货公司论”瞬间激起“退群浪潮”。一时间,各期货公司纷纷以“小期货公司”自称。
1月10日,永安期货、中信期货、国泰君安、银河期货、国投安信、方正中期、浙商期货、光大期货、华泰期货、广发期货、海通期货、中粮期货、申银万国、南华期货等在年获得AA级评级的14家期货公司全数“撤离”文华财经。
与此同时,招商期货、大地期货、瑞达期货、美尔雅期货、财达期货等家期货公司也集体宣布将暂停文华财经相关交易软件的接入使用。与文华财经“分手”的期货公司已达家,占其合作伙伴总数的近9成。
期货苦文华财经久矣
“退群潮”是从年新年开始,文华财经的傲气和底气却是多年长存。
文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