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地王制造者搜狐焦点

2023/4/7 来源:不详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212241.html

张亭宇

编辑

陈贺振

7月15日,北京市丰台区造甲村地块上市,北京土拍市场烽烟再起。中海,合生,首开、保利、城建和建工等9家房企及联合体参与竞拍。鼓声渐起,战事激烈,经过56轮举牌,中海力压群雄,以79.4亿元的高价夺得该地块,溢价率18.8%,楼面价约6.66万元/平方米。一举刷新今年全国总价地王记录。

只有居于群首,才有资格被称之为王,地王亦如是。

根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后马庆林的定义,地王指的是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中,截至某个时间点,在某个区域内出让的总价或单价最高的地块。但在一些统计数据中,也会将出让溢价率超过%的地块视为地王。

挥金如土,霸气拿地

中海今年拿下的地王,并不止造甲村一块。

4月17日,中海力挽狂澜,在27家房企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以14.38亿元的价格拿下东莞万江石美社区地块,楼面价1.6万元/平方米,溢价率为75.8%,成为万江区域新地王。4月29日,中海用35.6亿元一举拿下苏州园区地块,楼面价逾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37.7%,创造了苏州园区的单价地王记录:这是苏州园区自规划建设以来,楼面价首超3万的地块。

“规模不是中海最重要的目标,当然为了利润增长,规模增长也是必须。”中海主席兼执行总裁颜建国曾如是谈到。

向来低调的中海现在也要开始大举拿地,发力腾飞了。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今年上半年,中海拿地投入近亿元,共夺得24个地块,总土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其中在3月到6月这4个月的时间里,共拿下北京、南昌、东莞、苏州、厦门等5个城市的地王。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海拿地金额为亿元,在房企中排名第7,拿地面积万平方米,排名第27。中指的数据虽然和中海的数据有所出入,但管中窥豹,众人也能看出中海的富裕。与碧桂园、和新城等民营房企相比,作为央企的中海在土地市场上出手阔绰,来势汹汹,大有收割地王之势。

根据中海年年报,年中海销售额为亿港币,毛利率37.8%,净利润26.2%。《华尔街见闻》评价中海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还是行业最高,净利比别家的毛利还高”。中海家大业大,收割地王也在情理之中。

和中海类似,在土拍市场上,保利也是叱咤风云的企业。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年保利的拿地金额为1亿元,在房企中排名第3,排前2名的分别是万科和碧桂园,对照拿地面积,计算每万平方米的拿地成本,保利每平方米的拿地成本约为元,远高于碧桂园的元,也高于万科的元。在拿地上,央企保利财大气粗,比民营房企更愿意砸钱,也更容易拿地王。

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拿地金额TOP5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在杭州去年那场长达12个小时的土拍博弈中,保利的豪气表现仍让人记忆犹新。由于所拍地块位于杭州奥体的核心位置,吸引了20多家房企加入抢地混战。整个土拍从下午一点半持续到晚上一点半,耗时长达12个小时。最后,经过轮报价,保利以近亿的价格将奥体地块收入囊中,折合楼面价元/平方米,创造了杭州土拍史上第二个百亿地王。彼时,该地块周边的新房均价约为元/平方米。

巧合的是,在这场土拍的前一天,杭州老牌房企绿城中国召开业绩会,当时曹舟南还没离职创业,尚担任绿城的执行董事一职,他在业绩会上谈到:“(在)杭州我们十几年一直是第一,现在放弃第一。市场好,但地价实在是离谱。”绿城虽然扎根杭州已久,但由于缺乏央企血统,面对高昂的土地成本,绿城只能望而却步,在拿地上谨慎再谨慎。反观保利,背靠做军工起家的大央企保利集团,财力丰厚,进军新城市时,还会用兵器展和国宝展打头阵。

保利经过12个小时的鏖战终于拍下的奥体地块,是杭州历史上总价第二的地王,而杭州历史上总价第一的地王,还是出自奥体附近地块,由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信达地产拍出。

年5月27日下午,信达力排绿城、龙湖、保利、融创、招商+新城联合体等16家主体企业,以.18亿的天价拍下奥体地块,楼面价.78元/平方米,溢价率达95.95%。此时距离信达拍下杭州单价地王仅过去不到半年时间。年1月6日,信达以33.9亿元的总价、元/平方米拍下南星单元B-02地块,刷新杭州之前元/平方米的单价记录。

和中海以及保利相比,信达地产狂揽地王实属意料之外。信达不愠不火,名字在行业里并不响亮,但其曾在土地市场上大张旗鼓地攻城略地的架势,让很多瞻前顾后的上市房企都望尘莫及。

年6月1日,上海举行6月首场土地拍卖会,拍卖上海宝山两个地块,包括信达、绿都、电建+金茂联合体等24家主体企业参与其中。该地块的起拍价为14.39亿元,楼面价元/平方米。最后,信达以58.05亿元的总价夺得该地块,折合楼面价元/平方米,溢价率超过%。根据当日收盘股票数据,彼时信达的市值不过70亿元,以小博大,信达依然波澜不惊。

上海宝山地块更像是信达地王争夺战的高潮,而信达地王争夺的开端,还要再往前推一年。

年,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信达地产突然开始发力土地招拍挂市场。是年6月2日,信达以44.2亿元的价格竞得广州天河地块,楼面价元/平方米,溢价率16%;之后不足两个月,信达又以总价33.6亿元的价格抢得合肥滨湖地块,楼面价元/平方米,溢价率91%,成为当时滨湖地区总价和楼面价“双料地王”,在合肥楼市炸开了锅……

从年到年,信达在一年的时间里狂掷亿重金抢地,共夺得10个地块,其中地王项目占7个。信达一路所向披靡,大有“不差钱”、“我就是钱”的意味。

土地滚烫,央企为王

在规模上,信达完全不能与中海、保利比肩,但如果顺蔓摸瓜,就不难看出,信达地产的母公司是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我国四大资管公司之一,隶属于财政部。而中海和保利背后的母公司,则是国资委直管。“国”字当头,中海、保利和信达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央企。

土地市场地王频出,而央企,既是土地市场上的主力军,也是土地市场上的常胜军。

根据住建部政策咨询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的统计,从年土地市场“8.31”大限开始,我国先后经历了6次“大小地王潮”,其中包括3次大地王潮,分别是年(个)、年(个)和年(超过个,由于谢逸枫的统计时间为年年中,故16年地王数据来自克尔瑞)。

年是“大地王”集中爆发的一年。根据克尔瑞发布的《年标杆房企拿地金额排行榜TOP30》,在年拿地支出排名前15的房企中,央企在内的国企占了7个。而在克尔瑞统计的十大总价地王中,国企和央企占了一半,在十大单价地王中,央企和国企占了4席。而在拿地的国企和央企中,央企占大多数。

年全国总价地王Top10及拍得房企

数据来源:根据克尔瑞及公开资料整理

其中,年的总价地王毫不意外地由央企摘得。年8月29日,招商蛇口和华侨城以亿的高价拿下深圳宝安区空港新城的11块地,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牢牢占据年全国总价地王榜首位置,比排名第二的总价地王——光明新区A-地块,由民营房企龙光出价亿取得——多了一倍不止。

再看单价地王,在年排名前十的单价地王中,南京建邺区NO.G14地块并不惹眼。但对比南京当时元/平方米的房屋均价,葛洲坝拍下的建邺区地块元/平方米的楼面价高得有些吓人。到年,该地块周边的新房价格也还在元/平方米左右徘徊。

有网友在股吧如是评价葛洲坝在内的央企、国企在南京掀起的地王潮:

“这些人拿着国家的钱高价买地不心疼,规定每次加价万,他们直接加价2亿甚至8亿,不知他们想刚什么,真正民企开发商看得目瞪口呆。”

央企不缺钱造地王,已经是行业内外的共识。

从拿地金额和地王数据来看,央企、国企和上市公司平分秋色,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年我国共有家房企,其中央企和国企只有家,占比1.2%。1.2%的央企和国企,尤其是央企,拿了近一半的地王,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王制造者。

地王何来?供求影响价格,多则贱,少则抢。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联合发布71号令,要求从年8月31日开始,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至此,协议出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土地招拍挂现场,众房企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接一个举牌,推着地价带着房价一路飙升。

有钱的豪气拿地,没钱的无米开锅。而最不差钱的,就是央企和国企。谢逸枫统计还发现,年,在成交总价最高的40块土地中,国企交易占比38%,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2%,到年6月底,央企、国企的拿地最高的土地占比则高达58%。

年6月30日,中化方兴在国土资源局的土拍现场力克群雄,一战成名。当日,广渠路15号地块拍卖,过来参加竞拍的大都是当时京城赫赫有名的房企:万科、华远、远洋、中信、保利、华润、SOHO中国、金融街、中化方兴等。其中SOHO中国对该地块格外重视,连董事长潘石屹和CEO张欣亲自坐镇。

现场气氛紧张激烈,从26.12亿的底价开始,连续竞标97次,在现场围观的毛大庆直呼“疯了”。万科仅举牌两次,到33.1亿就放弃了。SOHO中国举牌谨慎,每次都按最低竞价举牌。相比之下,保利和中化方兴亮剑积极,最后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高价竞得该地块,成就了北京历史上的新总价地王。SOHO中国抱憾而归,潘石屹甚至激动地站起来对中化方兴喊了一句“你牛!”

树大好乘凉。后来人们才知道,原来中化方兴的母公司是大央企中国中化集团,中化方兴敢豪气举牌的原因也有了合理的解释。中化方兴一时名声大噪,在土地市场上继续收割地王。年1月28日,中化方兴以亿豪取上海地王,楼面价元/平方米,溢价率超过%。年6月,和电建联合体以82.9亿元的总价、元/平方米的楼面价拿下深圳单价地王,而当时周边新房均价在5.5-6万元/平方米之间……如今,中化方兴早已改名金茂,做大做强,旗下的豪宅金茂府早已声名远播。

金茂的豪气,不过是央企制造地王的一个缩影。

地王背后,暗流涌动

房地产的生意场也是名利场,商人逐利,有目共睹。对于民营房企来说,是否有利可逐,几乎是考量是否拿地王的唯一标准,所以瞻前顾后,出手慎重。央企不同,牵扯上政治,央企制造地王的情况,比民营房企复杂得多。

“有钱能使鬼推磨。”对于招拍挂来说,是否有勇气举牌,最直接的就是考量房企的资金情况。而房企的资金大都来自融资,因而低廉的融资成本,也就成为了房企拿地王的最有力资本。在融资成本和融资便利性方面,央企拥有绝对的先赋性优势,这是民营房企无法比肩的。

房地产央企背后是树大根深的大央企,这些央企家大业大,与政府有着天然的亲密关系,在政府担保和银行授信的双重保护下,可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大量的廉价资金。而随着融资环境收紧,同类机构将越来越多的非“国字头”房企拒之门外。此外,央企在发行债券方面也比民营房企更加便捷,在审批流程上会顺畅得多。

信达敢于以小博大,在土地市场疯狂收割地王,与其母公司密不可分。根据《房地产导刊》的数据,年信达的融资成本只有2%,而同期一般民营房企的融资成本在6%到8%之间,甚至更高。此外,其母公司信达资管还通过基金进行股、债权投资和通过基金吸引合作对象等方式为信达补仓。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母公司的一路扶持下,信达就像是一台行走的印钞机。

“信达代表了中国金融巨无霸的新玩法,拿到便宜钱,在海内外放肆收购项目,一部分获得通道费,一部分建设未来资产核心储备库,把‘地主’家的余粮全收到自己碗里。”有剖析人士在接受财经网的采访时谈到。

信达虽然在土地市场行径狂野,土地余粮众多,在但由于缺乏豪宅开发经验,如果仅依靠自身力量上市解套,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因而向外寻求合作开发成为信达的不二之选。

在信达的7个项目中,除了合肥滨湖地王由信达独立操盘外,其他6个项目均与品牌房企合作开发。合作对象包括泰禾、滨江、融创和金茂,诞生了信达泰禾·上海院子、信达泰禾·上城院子、信达滨江壹品、信达中心杭州壹号院、信达泰禾·金尊府、信达金茂·天河金茂广场等高端甚至顶豪项目。

-信达地王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泰禾是豪宅操盘的重要代表,被信达看上也在情理之中。信达与泰禾合作进行地王项目开发,也能降低未来风险。但好像只有信达的风险被降低了,信达地产年归母净利润为21.5亿元,同比增长近%。今年第一季度营收11.93亿元,同比增长近%。反观泰禾,降价卖房,低价卖项目,高价发债,仍在为岌岌可危的资金链奔走呼号。如今的世界,出身不仅影响个人的前途,很多时候也会影响企业的走向。

同样作为央企的中海,融资成本也比民营房企低一大截。随着融资环境收紧,海外债、信托等融资渠道先后受阻,房企融资成本纷纷上涨。紧缩的融资环境下,7月8日,中海成功发行港币20亿(5.5年息)及美元4.5亿(10年期)双币种固息高级债券。其中港元债券票息为2.9%,创行业最低利率,美元债券票息为3.45%,创中资房企债券发行利息成本最低。

中海发债仅仅过了4天,7月12日,泰禾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已在境外完成4亿美元债券的发行,票面年息15%。一经对比,高低立现。在低廉的融资成本的助推下,中海拍下造甲村地王,也就不足为奇了。

充足的资金给了央企制造地王的机会,但真正促使央企频频抢地王的原因,除了经济,还有政治,包括高管的人事变革,以及企业的未来命运。

先看高管。很多民营房企都是家族企业,一把手和企业血肉相连,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一切要以公司发展为重。但央企不是,央企高管具有一定任期,也可以在不同央企之间进行平级调动或上下升降,领导人和公司的关系并非密不可分。因而有些时候,央企高管在运营房企时,个人政绩需要可能高于公司发展前途。

央企的高管在任期间要出业绩、出成果,升迁才会更容易。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卢文曦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曾谈到,“房企每年拿土地有指标,今年完不成,两年以后你的业绩就会很难看。”央企疯狂拿地王,等地王项目建成时,拿地时的高管可能已经靠着拿地王的业绩转投了其他央企的怀抱。

在房地产央企中,高管在房企子公司和央企母公司,甚至不同的央企之间调动的情况并不鲜见。在现任董事长颜建国之前,中海的董事长一职一直由中建集团系统派驻,中海地产的最高管理者从未能全面接管公司业务。中海上任董事长周勇完成中海驻派任务后,又回到中建担任领导职务。之前金茂的董事会主席曾由中化董事长宁高宁担任,翻看宁高宁的个人履历,发现他还曾任华润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中粮集团的董事长。

不仅高管个人有私心,央企本身也有。年“大地王潮”爆发,该年合景泰富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杨欢在接受《房地产导刊》采访时曾无奈表示:

“此轮地王大都是央企制造的,他们拿‘地王’的背后有极大的政治因素,一些央企为求在重组中更有‘话语权’而疯狂抢地。因此,在拼抢‘地王’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是没有成本概念的。”

一语道破天机。年央企掀起一阵“地王潮”,引起了国资委的警惕。年3月18日,国资委公开表态,明确了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并要求剩下的78家以非房地产为主业,但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应加快调整重组,有序退出。后又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名单扩大至21家。信达资管并不在这21家房地产央企名单之列。

21家房地产央企名单(红色的5家为新增)

年7月,国资委就央企调整重组工作再次表态,认为到年年末,央企数量有望整合到家以内。政府表态时,央企数量已超过家。为了避免被调整重组,央企们只能把资产盘子做大,而制造地王,则是短期内有效增加企业的储备账面价值和存货含金量的一大捷径。在这一层面上,央企要么冒险当地王,要么被扫地出局,几乎没有人愿意选择后者。

在土拍现场,民营房企一边飞快地按着计算器一边举牌,步步惊心。反观央企,气定神怡,钱贱如纸,仿佛只要能拍下地王,任何代价都不足惜,就像一场政治游戏。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