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月活42万,招商银行让业务用

2023/9/8 来源:不详

数字化时代,以数据为支撑的银行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行业。同时,随着国内数字经济发展,银行业数据分析需求不断升级,对于数据分析能力的要求同样不断迭代。为了抓住数字化红利,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稳定的金融服务,众多银行都积极开展了金融科技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世界强银行,招商银行的数字化建设同样走在行业前列。与观远数据合作的「分行数据云」项目,以“让业务用起来”为目标,为招商银行分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用数体验,构建起的「圆方数据分析平台」平均月活用户数达4.2万规模,平台在分行的渗透率达到90%,月均访问次数万+,将单项数据分析工作从过去平均5个工作日缩减到目前的1个小时,已经成为招商银行分行数据工作的主战场。

10月25日-26日,「让业务用起来·观远数据智能决策峰会暨产品发布会」云上直播圆满举办!20位大咖齐聚,2天干货分享,+观众线上参会共享“数智盛宴”,与来自零售消费、金融、互联网、高科技10+行业的世界强企业高管、先进企业业务与技术决策人、数字化实践先锋企业数据从业者、行业KOL一起,远望趋势,近探实践,榷论方法,深掘价值,共探“让业务用起来”的数智创新与增长路径。

招商银行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陈翔先生莅临云上直播,带来《基于数据驱动的招行数字化应用实践》主题分享,为参会观众详细介绍了招商银行「圆方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前世今生。从用户痛点需求到“让业务用起来”的企业价值,从平台技术建设到运营推广,从应用现状到升级规划,深度讲解招商银行领先的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经验,为更多期望实现“数据驱动”的企业提供路径参照。

以下为招商银行研发中心高级架构师陈翔先生的演讲实录:

大家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由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招商银行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化应用方面的一些实践。我本人是来自于招商银行总行信息技术部架构管理团队,负责全行的数据架构规划以及招商银行数据云的建设工作。在以往的工作中,也得到了观远数据很多帮助,和观远在数据方面也有了比较深入的合作。这次有幸参加峰会,有机会和线上的各位专家一起交流分享,非常感谢观远数据。

PART1让业务用起来的企业价值

本次峰会的主题是“让业务用起来”,我认为这个观点背后隐含了两个重要的事情:

第一,你必须能够通过某些手段解决用户在用数过程中遇到的切实痛点;

第二,这些解决用户用数痛点的手段必须能够让用户用数的门槛降下来,让用户用数更加方便,能够快速敏捷的形成产出。

总而言之,业务要能够自主的把数据用起来,一定是能够感受到数据对他们的工作带来了帮助和便利,甚至能够直接提升他们工作的成效。那么接下来,我就从「用户痛点」和「用数更敏捷」这两个点延展下去。

用户痛点

从招行以前的实际用数场景来看,用户用数的最主要痛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分散

数据太多太分散。想用的数据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找谁要,并且数据的使用上还存在着一些“竖井”的现象;

◆2.手工数据

存在大量手工的数据。以往一线业务用户更习惯使用Excel工具来进行数据分析工作,Excel本身很强大,但也会带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数据散落在不同的Excel文件里,很难进行安全以及数据质量的管控,也很难将Excel中实现的业务逻辑进行复用和共享,形成知识的沉淀等等;

◆.迭代更新慢

以往报表开发的工作模式是IT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报表制作,但是银行的业务特点是数据口径复杂多样,需求更新变化快、多,IT很难快速响应业务的变化;

◆4.取数过程曲折

数据要流转到真正用数的同事手中,面临了各种各样的障碍,比如技术门槛高、数据申请流程长、沟通成本高,总之就是过程太长,耗时耗力。

以上种种痛点造成了用户不想用数、不敢用数,一定程度上也没有感受到数据对于业务经营活动的重要性。

用数更敏捷

意识到存在这些问题后,招商银行在年开始打造一整套面向分行的IT和业务用户自主用数的平台和工具,我们内部称之为「分行数据云」。从底层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平台,到中间层的BI引擎能力,再到顶层提供面向用户的多种渠道、不同形式的用数场景的支持,助力了全行用户在数据分析方面全流程实现低门槛、可视化、全自助,让业务真正把数据用起来。

这一套平台和工具,对于IT和业务都带来了比较明显的价值:

◆从IT的角度来看

数据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全行数据口径得到了统一,也大大缩短了IT对业务的响应时间和交付时间。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

好用的工具带来了报表制作的便利性,用户敢于自主通过工具来进行灵活分析,从而做到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这一整套完整的数据分析平台和工具借助了观远数据BI的能力,我们和观远数据一起共建了「圆方数据分析平台」,作为「分行数据云」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经过几年的发展,「圆方数据分析平台」已经成长为其中最重要的平台之一。

下面,我也会围绕「圆方数据分析平台」的建设历程、服务现状、技术特点、运营推广等方面的一些情况进行介绍,让大家能够了解「圆方数据分析平台」到底做到了什么和怎么做到的。

PART2圆方平台的前世今生

讲到圆方平台,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分行用数的历程,以及圆方平台发展的过程。

分行用数的前世今生

招商银行对于数据的理解和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经过了这几个阶段:

最初有数据使用的需求后,首先想到的是用Excel来解决数据使用和分析的问题,也涌现出了一批“表哥”“表姐”。随着业务规模扩大以及业务复杂性增加,Excel用数带来的局限性逐步体现,这时一般就会有报表系统的出现,承载固定类型的报表的自动化生成和查询。但是固定类型报表并不能解决灵活性的问题,并且固定类型报表的开发工作基本上是技术的事情,业务除了提需求,并不会参与其中。传统BI的出现能解决灵活以及快速迭代的场景,但相应的使用门槛还是存在,更多还是以技术人员使用为主。

目前招商银行已经进入到自助式BI的阶段,这个阶段其实是传统BI能力的下沉,降低BI使用的门槛,将BI能力下沉到一线人员,使得一线人员能够随时随地看到数据,对数据有想法时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分析和验证。这样才能激发用户的数据创新意识,体现数据的价值。

圆方平台发展历程

圆方平台的建设过程也很曲折。招行其实从很早以前就有建设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平台,但主要是面向总行级的部门和团队使用,招行分行一线业务中台人员其实很难享受到技术带来的变革和创新。44家分行各自建设以及运维本地的数据仓库,总行在ACS私有云的支持下,构建了一整套面向分行的大数据云化服务,作为全部44家分行统一的核心数仓定位存在。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将这么多的数据搬到云上呢?

其实在年规划整个分行数据云服务的初期,我们也和很多分行进行过调研和沟通。分行用数普遍存在一些共性的痛点,比如业务人员无法自主用数,缺乏完整的、体系化的一体化数据开发平台等等。基于这些背景,总行架构管理团队研究了大数据领域的发展趋势,且正好赶上招行自己内部私有云建设的时机,适时地提出了大数据云化这样一条创新服务的模式。大数据上云的优势在于:

◆首先,资源层面的利用率会提升,统一部署、协同调度都会带来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其次,在服务能力层面,上云以后可以利用云资源按需交付的能力满足平台动态扩展的需求,利用云网络按需调度的能力满足突发流量的洪峰,利用云存储来解决本地数仓容量限制;

◆最后,业务层面能通过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海量数据给到分行使用,统一规划和使用大数据领域的最新技术,来提升数据服务的设计与交付。

「分行数据云」项目从年11月启动以后,经过9个月的建设过程,第一版于年8月上线,并在年月进行了全行推广使用。在接下来的两年多的持续迭代过程中,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4万人,基本实现了数据平民化的使用,也说明一线人员对于“自主用数”这种模式的认可。

PART数字化平台介绍

前面简单介绍了招行数据云的建设历程,接下来我将从整个平台目前的服务状况、技术建设和运营推广三个方面,具体分享一下数据云平台是如何做到让业务自主用数的。

平台现状

通过「分行数据云」,我们为分行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用数体验,圆方平台更成为了分行数据工作的主战场。目前:

·平台月活用户数已经达到4.2万规模

·平台在分行的渗透率达到80%

·月均访问次数万+

回过头再来看看以往的用数模式,经过用户的申请,然后审批提数,最后才能到业务人员手中进行数据分析工作。而现在业务人员自主在平台上进行数据分析工作,已经完全摆脱了以往流程上的一些束缚,效率大大提升。据我们统计,一项数据分析工作从以前的平均5个工作日缩减到了目前的1个小时。

技术建设

在平台的技术建设方面,我们主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5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