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推前浪九成百亿级私募成立不足10年
2025/2/18 来源:不详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汪鹏
“目前,私募行业还是小规模公司居多,行业集中度不高,可以发展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日前,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表示。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成立超过10年,且旗下有至少1只私募基金在运行的家私募管理人中,5亿元以下管理规模的占比接近八成,管理规模超50亿元的私募占比仅4.12%。
此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国内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证券私募机构已达77家,较年实现翻倍增长,但其中87%的百亿级私募成立时间不足10年。
百亿级私募的年轻化得益于近两年私募市场的火热,相较于老牌私募,新兴私募仍缺少时间沉淀和市场洗礼。
明泽投资董事总经理马科伟表示,老牌私募具备管理能力的持续性并且找到了属于自己穿越牛熊的“法宝”。在市场膨胀或泡沫的时候,他们更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在市场低潮期更能体现出韧性。
八成老私募挣扎起跑线上
近两年,私募行业发展速度着实亮眼。
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末,私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17.22万亿元,一季度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净增长1.15万亿元。行业快速发展也加快了内部分化,而老牌私募则略显颓势。
龙舫表示,私募行业竞争残酷,5亿管理规模是一家私募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起跑线”,大多数成立了10年的公司仍挣扎在生存线上,这也说明私募行业不论资历,业绩和品牌做不好,管理规模就上不去。
事实上,从头部私募来看,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老牌私募并不具备优势。近年来,百亿俱乐部私募一直保持着年轻化趋势,目前77家百亿级私募中有67家成立时间不足10年。
10家成立时间超过10年的百亿级私募,分别是中科招商、东方港湾、彤源投资、林园投资、上海大朴资产、淡水泉、星石投资、中欧瑞博、银叶投资和鸣石投资。事实上,这部分老牌私募饱受市场洗礼后仍有着优秀的业绩表现和不俗的品牌知名度。
数据显示,共有45家百亿私募在年及之后成立,在百亿级私募中占比超过一半。其中,于年、年成立的百亿级私募共32家,占比超四成。
头部私募中老牌私募占比较少,并不意味着老牌私募的掉队。以淡水泉为例,年的大牛市,嘉实基金的赵军与6名同事共同成立了淡水泉。此后,淡水泉成功穿越熊市,一度跻身年度业绩前十。
马科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年以后,资管新规加速过渡和市场推动双重因素叠加,导致大量新的百亿级私募出现,显得老牌私募逐渐被淡化。
事实上,就私募行业,“马太效应”也是逐渐加剧,资金更多向头部私募集中,想要扩大自身管理规模,保证业绩的持续稳定就是重点。
无论新老,稳定发展是王道
名禹资产总经理张晓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永远在变,创办10年以上的私募及创始团队都已有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投资经历,其风格和理念普遍已经固化,如果不能做到跟随市场进化且在投研团队建设上大力投入的话,难有令人满意的业绩,规模上不去也就可以理解了。
他认为,年轻的私募创始人往往契合当下投资理念,业绩亮眼,在销售上自然优势较大,能上规模也很正常。但年轻的私募也终会老去,如跟不上市场变化,规模也会由大变小。
马科伟亦称,私募基金有效扩大规模,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把公司治理和合规放在第一位;第二,清醒的认知自己的投资长处,经过长时间检验后,将策略与客户相匹配;第三,根据自身背景及股东结构,同自己擅长的渠道合作并有序地推进,不能盲目追求规模,避免规模高速增长后的快速收缩对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自身造成致命冲击,更造成对市场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