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是否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招商银行仍有投
2023/4/9 来源:不详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18050.html
近日银行板块迎来了久违的大涨,在利率确定持续下行的大环境下,估值修复行情可否持续?作为龙头的招商银行仍然具有投资价值吗?今天槟榔就试着和大家探讨一下。
招商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都是银行板块的优等生,估值也长期高于其他同业一截。其背后的原因要从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说起。
我国的很多上市银行都有各自的经营特色:四大行成立时间早,网点多,基础雄厚。比如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工行包揽了很多企事业单位的工资社保发放;农行在乡镇区域网点密集,覆盖了大量的农业人口;建行则在房地产相关贷款领域发力比较早。
股份制银行里,招行的零售业务,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和非标业务,民生的小微贷都各具特色。平安银行背靠中国平安的大树,实现交叉销售、协同作战。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城商行,凭借对于自身所处区域的了解,同样拥有各自的绝活。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都是通过信贷。也就是说银行从储户手里拿到存款,然后贷款给需要的客户,从中赚取差价。净息差就是描述这个差价的指标。
主要商业银行净息差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招行的净息差一直名列前茅,保证了其较强的盈利能力。不过净息差高就是判断一个银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吗?并不是!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纵观世界银行的发展史,什么样的银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后成长为巨无霸?答案只有三个字——活下来!
例如著名的长牛股汇丰银行,通过自身保守的经营风格,每次在经济危机的时刻总能趁势进行外延式收并购,做大自身规模。而巴菲特的爱股富国银行也是通过两次大型并购才得以迅速做大规模。
那么银行保守经营的底气是什么?是低成本的存款!
有些银行获取存款的来源决定了他们负债端的成本很高。比如兴业银行和很多区域商业银行,有大量的资金来自于同业,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要获得和同行差不多的净息差,就必须在放贷的时候获取更高的利息,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放出的贷款可能存在更高的风险。
看似相同的净息差其实背后面临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经济顺境的时候大家过的都很好。只有在潮水褪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光着屁股。比如12、13年民生银行的小微贷款,以及后来兴业的非标业务,都在一番狂飙突进之后遭遇了长时间的困境。
招商银行在马蔚华先生担任行长的时候就确定了跟随富国银行的零售战略。在对公存款业务上国有大行有着不可撼动的先发优势,招行另辟蹊径,为储户提供了更优质的个性化服务。无论是柜员态度,还是针对高净值客户的增值服务,都探索出了拥有竞争优势的独特道路。
招行的零售客户净值高,黏性强。
零售存款中日均活期存款余额占比接近60%,这是存款低成本的基础。在目前大家理财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比同样主打零售的平安银行,日均活期存款余额占比仅仅为30%左右。
这使得招商银行的存款成本很低,大概1.6%。可以和工行、农行这些拥有历史优势的银行相媲美。
零售业务规模大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诸如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等方式,获得很多非利息收入,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业务收入。不需要耗费风险资产,在相同的资本充足率之下可以取得更好的业绩。
在资产质量方面
招行的坏账确认标准一直是业内最严格。不良贷款的数量多年以来一直远远高于90天逾期。这说明什么?也就是招行将所有逾期超过90天的贷款全部确认为不良。
前几年坏账飙升的时候很多银行都在这个指标上动过手脚,某银行不良贷款与90天逾期之比能达到30%,也就是说90天以上没还的贷款只有三分之一被确认为坏账。
即使如此严格的确认标准,招行的不良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