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行业分析资产质量可控,断直连影响

2023/7/16 来源:不详

儿童白癜风该怎么办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41988.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证券,廖志明、邵春雨)

一、当前消费金融低速增长,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1.1消费信贷进入低增速阶段

消费金融指由金融机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向消费者提供包括消费贷款在内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消费金融包括所有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服务,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一般耐用品消费等,狭义消费金融即在广义消费金融基础上剔除住房按揭贷款,本文消费金融特指狭义消费金融。年消费贷爆发式增长,源于房地产限贷。从金融机构消费贷款规模来看,截至22年9月末,广义消费贷款规模为56万亿元,剔除房贷的狭义消费贷款规模为17.08万亿元。年我国消费贷款激增,狭义消费贷款规模从11年末的1.73万亿增长至17年末的9.62万亿元,17年末有63%的高增速,为年来最快增长。年消费贷爆发式增长与房地产限贷有关,按揭贷款被限制之后,有居民将消费贷变相投入房市,这也使得这一时期P2P盛行。17年后消费信贷增速显著下滑,22年9月末狭义消费贷增速为5.42%。年末消费贷开启强监管模式,P2P也受到显著遏制,消费贷增速显著下滑。年起我国消费贷款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也一直保持在15%的水平之上。进入20年后,随着疫情抑制居民消费动力和场景,消费贷增速显著下滑,22年9月末狭义消费贷增速为5.42%,消费贷增长较慢,居民消费需求不足。

1.2当前消费金融参与主体

以传统银行为中心,互金平台、民营银行和消金公司为辅的消费金融格局。消费金融的主要参与主体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民营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商业银行占据绝对地位,其中绝大部分消费金融产品来源于银行发行的信用卡,约占51%,其次是银行自营的消费贷款,约占13%。互联网金融平台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等自年来受到监管政策限制,市占率增长受限。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市占率并不高,但随着监管逐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管理,持牌消金公司或成为仅次于传统银行的主要参与主体。民营银行、消金公司、互联网平台和P2P定位长尾客户。从客群定位来看,传统商业银行主要定位于资质较好、收入稳定的优质客群,通常风控审批较为严格,在资产质量稳定或较优的基础上争取较高的收益。而民营银行、消金公司、互联网平台和P2P等定位于互联网消费、中低收入、长尾人群,通常无公积金、人行征信等信息的人群很难获得银行的审批授信,这部分人群收入相对不稳定,可通过互联网平台等获得贷款授信,但相应承担较高的贷款利率。

1.3预计消费金融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年以前,我国居民杠杆率快速增长,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2年9月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为62.4%,与美国日本杠杆率差距缩小,当前已经接近日本68.9%的居民杠杆率水平。《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由年末的18.2%上升到年末的65.1%,年均增长4.3个百分点,且历年增幅波动不大,增长一直较为平稳。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时期已经结束。年末,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比上年末高6.1个百分点,增幅较高,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较热影响。然而到了年,居民部门杠杆率增长幅度显著下降,全年几乎保持不变,维持在62.2%的水平上。从过去两年平均来看,居民杠杆率保持着每年大约3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年中央出台了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进行约束的“三道红线”制度、对银行房贷集中度管理的制度以及防范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市的各类措施,同时受疫情影响消费贷需求增长乏力。当前居民杠杆率处于平稳上升阶段,监管已明确提出“要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预计消费金融将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二、消费金融参与主体的基本情况

2.1互联网金融平台逐步持牌化,消费金融牌照紧俏

互联网金融平台逐步持牌化。年6月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经银保监批准设立,持有消费金融牌照。蚂蚁集团持股50%,截至年9月末,蚂蚁消金公司资产总额亿元,净资产80亿元,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2亿元,净利润11亿元,扣非净利润3.9亿元,扣非净利率12%,相较去年同期亏损的10.66亿元,业绩有所改善。蚂蚁集团成立消金公司,受杠杆限制谋求增资,股东包括国资。消费金融公司的放贷规模可以达到净资产的10倍左右,即杠杆可以放大到10倍,若要承接“借呗”“花呗”等消费金融业务,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原有的80亿元资本金远远不足,因此增资也显得尤为重要。22年11月14日,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百亿级增资方案落地。增资完成后,蚂蚁消费金融前五大股东分别为蚂蚁集团、杭金数科、南洋银行、舜宇光学和传化智联,持股比例分别为50%、10%、6.%、6%和5.01%。另外还有7位股东,分别为鱼跃医疗、国泰世华银行(中国)、宁德时代、博冠科技、千方科技、中国华融和重庆农信集团。其中杭金数科和重庆国资农信集团为国资,显示出地方政府对于蚂蚁消费金融业务的支持。消费金融牌照紧俏,持牌机构持续扩容。截至目前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除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年滴滴以股权形式获得消费金融牌照,滴滴全资子公司迪润(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获批成为杭银消金的二股东,持股比例为33.34%。由于消费金融公司杠杆较高、融资成本相对低,其竞争优势弱于商业银行,但明显强于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逐步持牌化。

2.2民营银行:立足小微,业绩分化

政策定位民营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与传统商业银行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目前我国有19家民营银行。监管机构对民营银行实行“一行一店”政策,实体网点较少。多项监管文件表明要增加民营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年末民营银行资产总额达1.64万亿元,同比增速达33.48%。其中,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突破亿,另有8家银行资产增速超过30%,资产规模增速突出。目前有19家民营银行。年3月银保监会启动民营银行试点,首次批筹5家民营银行,分别为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微众银行在当年12月成为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年6月起民营银行进入第二批试点期,年、年各批筹民营银行12家和2家。截至目前,我国已有19家民营银行开业运营,阵容日益庞大。四家民营银行纯线上经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新网银行和亿联银行纯线上经营;大部分民营银行定位互联网方向,比如裕民银行定位“5G智能银行”,众邦银行定位“互联网交易银行”;蓝海银行、客商银行等相对传统,主要对焦区域融资需求。

差异化经营特征较显著,行业集中度高。我国民营银行自年3月原银监会首批5家试点以来,至年4月共获批筹建19家,已全部开业。资产规模两级分化,头部民营银行资产规模破四千亿,而部分民营银行总资产仅百亿规模,“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降。经营业绩分化明显,微众银行一家独大,尾部民营银行生存空间被挤压。年微众银行净利润68.84亿元,净利润在19家民营银行中占比达50.49%,营业收入占19家民营银行的41.27%。其余16家民营银行净利润均不足7亿元,尾部生存空间被挤压。

监管限制民营银行开展异地贷款。自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要求银行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起,监管部门对于银行跨注册地贷款的限制不断收严。年2月,银保监会正式提出“严控互联网贷款跨地域经营”。自此,除全线上信贷业务备案许可的4家互联网银行外,其余民营银行的业务开展范围被限制在注册地。民营银行想要拓展客户群体,需想办法为本地不同细分领域的不同客户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场景金融产品。

除微众、蓝海、网商、新网外,民营银行ROE普遍较低。21年19家民营银行中有12家ROE低于10%,其中裕民、客商、振兴、亿联、金城和华通银行的21年ROE均在0~4%以内,民营银行的ROE普遍较低。对比上市银行,21年ROE均值为10.4%,42家上市行ROE数值均在6%以上,民营银行的盈利能力远低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ROE普遍较低,源于信用成本较高。上市银行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均值为31%,民营银行为38.3%。对比上市银行,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如郑州银行、兰州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分别为49.1%、49%、45.9%、45.6%,均值为31.1%。民营银行信用减值损失/营业收入占比较高如亿联银行、富民银行、金城银行、苏宁银行,分别为65.85%、59.36%、57.21%、52.32%,均值为38.3%。民营银行虽然不良贷款率表现良好,但信用成本过高,影响ROE水平。

2.3信用卡贷款近年增速较低,资产质量稳定

信用卡业务收入由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利息收入主要是对信用卡贷款,按场景不同划分为消费利息、取现利息、逾期利息。一般情况下,信用卡利息收入统计在个贷利息收入中,不能区分,只有少数几家银行会披露。非利息收入包括年费、各类手续费、违约金等等。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纳入利息收入板块。21年2月5日,财政部、银保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银行从事信用卡分期还款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企业不得将其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记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或在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列示。这意味着信用卡分期手续费需从“中间收入”板块移至“利息收入”板块,受口径调整影响,银行中收占比普遍下降。

信用卡贷款增速较低,22Q2为5.87%。截至年6月末,信用卡应偿信贷总额为8.66万亿,同比增长5.87%,年以前20%以上的高增速时代不再,近年来,受到疫情影响,消费场景受限,信用卡应偿贷款增速显著下降,年6月末增速仅为3.73%,为近15年来最低增速。年整体零售信贷需求偏弱,多城封锁使得信用卡消费场景受限,预计年信用卡增速仍处于低位。

22Q2信用卡逾期贷款额及逾期率降至疫情前水平。央行按季度披露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的贷款余额及比率。22Q2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为亿元,信用卡逾期半年以上比率环比下降11BP至0.98%,该比率在19年末曾达到,20年疫情发生后上升至1.27%,当前已经回归19年末疫情前水平。回顾信用卡逾期贷款额增长趋势,几乎每次第四季度都会出现逾期额下降,这和年末各行加大核销力度有关,预计22年末逾期额和逾期率环比继续下降。当前逾期额增速较低。相比于信用卡贷款增速下降,22年逾期额增速下降更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额增速从20年末的12.9%下降至21年末的2.59%,22Q2小幅上升至3.03%。

三、消费金融资产质量情况

由于上市公司或者企业披露资产质量一般以季度或者半年为周期,为了更细致量化消费金融资产质量情况,我们通过研究消费金融ABS所披露的底层资产质量,观测月度资产质量变化。

3.1近期消费金融ABS发行活跃

我国企业ABS发行规模占比较高。统计年ABS发行情况,截至22年12月1日,企业ABS发行规模超一万亿元,占据58%,信贷ABS发行亿元,占据19%。22年整体消费金融(含个人消费贷款)ABS发行规模保持稳定。信贷ABS中,个人消费贷款ABS分为银行消金公司、非银消金公司、银行自营、信用卡四个门类。截至22年12月1日,非银消金公司ABS和银行自营ABS发行规模显著较上年有所提升,信用卡ABS和银行消金公司ABS在22年发行规模有所下降。企业ABS中,蚂蚁、美团、京东等发行的消费金融ABS较上年整体保持稳定,截至22年12月1日,消费金融ABS发行规模为亿元,和去年全年亿元基本持平。近几个月,非银消金公司发放消费贷ABS较为活跃。截至11月末,共有5家消金公司发行8款消费信贷ABS产品,发行规模达到87.9亿。马上消费金融发行了4期ABS,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湖北消费金融和金美信消费金融各发行了1期ABS。其中,中原、长银五八均是首次通过发行ABS进行融资。在其中选取已披露数据的5款产品,马上消费金融公司的安逸花产品表现较优。

3.2消金公司、信用卡和银行自营贷款的资产质量比较

四类个人消费贷款ABS的资产质量情况有所分化。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消费贷款资产质量的变化广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3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