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级券商即将出航,七翻身已成大
2025/1/13 来源:不详据报道,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
其实年,就有消息说银行将获券商牌照,可惜后来股市暴跌,这事儿就胎死腹中了,这次旧事重提,再次引发了市场的热烈的讨论。
那会选哪两家商业银行呢?
先罗列一下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
其中有许多银行都有了券商关系户,平安集团有平安证券,中信集团有中信证券,光大集团有光大证券,招商局集团有招商证券,中国银行有中银证券。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刚上市不久,兴业银行是地方银行,那就只剩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了。
这三家银行都是国家控股的银行,而且公司治理、业务规模、综合化经营都非常完善,交给它们三家作试点,是比较合适的。年证监会已经邀请过工商银行作为试点,所以,两家里基本可以确定有一家就是工商银行。
银行券商混业经营
银行来抢券商的生意,难道混业经营要开始了吗?
20多年前,为了孩儿们不打架,金融央妈决定分家,把银行、券商、保险、期货、信托这几块牌照分开,独立监管。不仅能够避免系统性风险,还能降低监管难度。
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长期分业经营滋生出了监管套利的空间,如果混业经营就能打破资本市场的条块切割,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率。
比如同时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就能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欧美的许多金融机构都是混业经营的。
混业经营有好处但是也有风险,容易出现垄D,还容易导致风险的交叉感染,放大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但是在这些顾虑面前,摆着一个更大的重心,就是国家金融开放。
打造一个“航母级”券商
接下来中国的金融市场就要向全球公司开放了,高盛、摩根士丹利、野村证券等均已经获得了全资控股国内证券公司的资格。
但是国内的券商行业太弱了,中国一百多家证券公司加在一起,整体实力可能还比不上美国一家高盛。
接下来还有有些实力雄厚的商业银行也将拿到券商牌照,国内券商竞争不过,将丧失资本市场的定价权。
几个月前有媒体一度报道称中信证券将与中信建投合并。尽管双方公司随后均否认了这一说法,但是有关高层想要打造一个“航母级”券商的意向却已是事实。
显然临时打造航母已经来不及了,那就让航母驶向券商吧!这一招是真的绝!
那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短期来看,银行拿券商牌照会利空券商行业,特别是小券商可能会被兼并或者淘汰,但对大券商来讲影响不大,反而会加速行业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行业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
不过,这次的两家试点们应该也会直接找一个券商合作,再把报表合并入上市公司。毕竟银行从拿到牌照到团队建设和业务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利于银行跟国际券商竞争。所以也会利好有重组预期的券商。
长期来看,我国居民资产大搬家是大势所趋,从储蓄、买理财,到引导居民资金入市,是管理层在推动的,而银行正是推动资金入市的重要渠道,如果银行拿到券商牌照,对银行和股市是好事。
其实无论是利好银行还是利好券商,证监会的本意都是希望股市涨起来。这个假期美股暴跌,但是上证指数一定会上去点的,7月翻身还只是第一步,希望大家都能跟上A股的转变!